我院在國際期刊上參與發表砷污染生物效應的研究論文
發布日期:2010-01-05 訪問數:6922次 來源:
砷是廣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種金屬元素,在土壤、水、植物中都能檢測出微量水平的砷,自然界中砷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近幾十年來,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土壤和水中的砷呈上升趨勢。砷和含砷金屬的開采、冶煉,以及用砷或含砷化合物作為原料生產玻璃、顏料、藥品以及煤的燃燒等過程,均可產生含砷的廢水、廢氣和廢渣,從而對環境造成污染。土壤和水的砷污染對農業生產和環境具有潛在的危害影響,通過食物鏈的遷移,砷污染同時也能影響到食品的安全問題,目前其污染效應研究日益受到重視。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近期發表了我院劉大勝研究員參與的有關砷污染生物效應的研究論文,這篇文章研究了不同程度的砷污染脅迫對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的影響。在處理條件下,作物的生長受到抑制,根、莖、穗的干重和產量均降低;結果同時顯示,不同器官、部位具有不同的砷累積含量。該項研究成果對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修訂,以及科學評估砷污染環境的修復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劉大勝研究員為本文第二作者,山東農業大學張衛東 教授、 田紀春 教授分別為本文第一作者、第三作者。
業務與信息管理部